WELCOME
当前位置: 首页>>全体成员
全体成员
师资队伍

cid:jkblmefu

王友年教授 博导

l  教育部第四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

l 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

l  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

l  全国‘五一劳动奖章’获得者

l  辽宁省、大连市劳动模范

 

cid:apfikssa

宋远红教授 博导

l  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

l  国际等离子体化学学会理事(国内仅2人)

l  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入选者

l  辽宁省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百人层次、大连市“领军人才”入选者

l  多次在国际主流等离子体学术会议做国际组委、学术委员会委员

 

cid:jprtnhwn

高飞教授 博导、副院长   星海优青

l  大连理工大学星海人才培育计划“星海优青”入选者

l  物理学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

l  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

l 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

l  获大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

 

cid:lbkqgztx

刘永新教授 博导、国家优青

l 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

l  大连理工大学“星海杰青”

l  以第一/通讯作者发表Phys. Rev. Lett 论文3篇

l  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

l  获得亚太物理联合会颁发   “DPP Young Research Award(青年科学家奖)”

 

cid:xkbftbuy

张钰如教授 博导、星海骨干

l  大连理工大学“星海骨干”

l  已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

l  大连理工大学及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授予的理学双博士学位

l  负责企业成果转化项目:等离子体仿真技术及其相关应用

 

cid:ashyavfm

张权治教授 博导、国家优青

l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、重点研发青年项目获得者

l 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、曾获欧盟玛丽居里学者,德国墨卡托学者

l 国际在线论坛IOPS联合主席

(www.apsgec.org/main/iops.php)

l  主要研究方向:

(1)射频等离子体、超低温刻蚀、磁控溅射、离子束、电磁脉冲;

(2)磁约束聚变加热技术:NBI离子束中性化; ICRF离子回旋加热;

(3)PIC/MCC模型、DSMC模型开发


3f79a539376d1264f42ae7410d07133

温德奇教授 博导、国家优青

l  大连市高端人才

l  兴辽英

l  大连理工在Phys. Rev. Lett等国际核心期刊 发表论文50篇














cid:gylolurq

胡章虎副教授 博导

l   主要研究方向: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物理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,包括

1强流电子束、离子束的等离子体透镜效应

2等离子体中电磁不稳定性的激发与调控;

3粒子模拟算法

l    主要研究成果:持3项国家级项目;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;拥有2项软件著作权。


cid:gxwwgzis

赵凯副教授 博导

l    主要研究方向:(1甚高频等离子体电磁效应;(2)和超低频放电实验研究

l    在国际物理学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  Letters上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

l    申请发明专利6项(美国专利2项)

l   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,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

l  2020年获得“周培源基金会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“


会议照片

孙景毓副教授 博导

l  主要研究方向:(1射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物理与工艺应用;2EUV诱导等离子体瞬态物理过程

l  Phys. Rev.     Lett.(第一作者)、Phys. Rev. E、Plasma   Sources Sci. Technol.、Phys.   Plasmas等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,其中第一/通讯作者论文11篇。

l 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中核集团核工业理化研究院技术服务项目,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


cid:lzbssypy

张莹莹 高级工程师

l  主要研究方向:尘埃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及理论模拟方面的研究工作。

l 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青年基金、科技部国合专项、大连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;

l  参与国家级研究项目/课题10余项;

l  发表SCI期刊论文多篇,授权国家专利、软件著作权多项


e833ace85647456ef4100bd20a5b4bf

董婉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

l  主要研究方向:(1等离子体放电不稳定性的模拟研究;2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放电的多尺度模拟研究

l 以第一作者在Plasma   Sources Sci. Technol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,获得软件著作权多项。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口头报告/墙报15余次

l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项(博后项目)一项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(博士科研启动项目)一项,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企事业合作项目


66f32e2d781b5711251cd47c8a9ae48

赵明亮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

l  主要研究方向:(1面向半导体芯片工艺、平板显示工艺、光伏工艺,对感性耦合等离子体进行二维及三维流体模拟;2磁化感性耦合等离子体流体模拟,螺旋波等离子体流体模拟

l  开发了射频等离子体源三维流体程序、流体/eMCC混合程序、整体模型程序、等效电路模型程序、非结构网格流体程序等

l 申请软件著作权三项,申请发明专利三项,发表SCI/EI论文11(其中一作5)


 

3c283cfcd72f6c27805ede331fcd7a7

吕翔云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

l  主要研究方向:(1脉冲调制射频感性耦合等离子体“过冲”现象的实验研究;2脉冲调制等离子体中动态频率扫描的研究

l  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

l  以第一作者在J.     Appl. Phys. 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,发明专利2项,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口头报告/墙报10余次